电-氢-电这个转化路径上的电能损失率如何解释,如何解决
2023-08-16 20:46:42    来源:观察网
guan_数字14位

我觉得我的算法大差不差。

第一,燃料电池重量不大。大部分家用汽车上,氢燃料电池堆不超过100kg;


(资料图片)

第二,多孔拟体材料等释放吸附的氢气只需要简单升温,金属有机框架体升温要到上百度,但只要点火就可以用所发的电能提供加热;

第三,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(PEMFC):工作温度约为50-100°C,不算高温;

第四,我是说制氢消化我们的垃圾电,这些电能无法储存,进入电网徒增负担,即便浪费了90%,已经比以前多了10%的利用率

(关键是你怎么会认为我相信这个满篇理论上的、连实验室都作出不的所谓美好前景?)

电-氢-电这个转化路径上的电能损失率是可以从氢氧键,氢氢键及氧氧键的键能转换上解释的,也就是说,这些损失是刚性的,非科学手段可以解决。

电池的体积重量是与输出功率成正比的,说重量一定要说输出功率,不能用输出功率1kw的燃料电池对比80度电的锂电。

多孔材料的吸放性能是要相对于放出量多少,只说吸收了多少体积没用,一定要看释放了多少公斤氢,还有释放条件能不能易得。

你说的这个运行温度大大低于我查到的资料,没查到之前,先置疑,不评论。

最后一个为什么有方便易用,转换率达90%的锂电不用,一定要用转换率最高28%,还要一大堆转换设备的氢电呢。

你写出来的东西,当然是你相信的才推介。

我是基于我的专业知识与收集的资料来反驳,我写的就是我收集分析的结果,不是人云亦云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“警格+网格”激活基层社会治理“一池春水”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