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会永远是留给乐观主义者的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当2022年末,2023年初,全国仍处新冠感染高峰之时,不少保险业界人士叫苦不迭,预计1月份的开门红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,为了应对全年业绩任务,1月之后不得不开启“二次冲刺”。但彼时,人们普遍没有想到的是,2月的“二次冲刺”之后,还会有机会在5月搞一波“三次冲刺”……
一波一波又一波的“冲刺”之后,甚至有公司银保渠道已经完成全年任务,还有公司虽然暂时没有完成,但也表示,距离目标已经不远。只有偿付能力受限的公司表示“热闹是他们的,我什么也没有”。
上半年的超预期增长一扫曾经的阴霾,让业界人士对于行业接下来的发展有了更多信心,面对接下来有可能的产品大切换,监管要求控制手续费,实施“报行合一”的要求,及其之后大概率会发生的行业性萧条,业界人士普遍表示“影响可控”。
上市险企前5月保费递增
首月负增长后强势反弹,太保寿险成唯一增长上市险企
5月寿险保费增速强劲,延续回升趋势。
根据慧保天下统计,国寿、平安、太保、新华、太平、人保、国华、阳光8家上市寿险公司累计原保费收入合计1.07万亿元,除阳光寿外,其余7家上市险企累计同比增速达到4.47%,较去年同期增加3.44个百分点。
具体而言,国寿股份3986.00亿元、5.12%;平安寿2452.62亿元、6.60%;太保寿1248.89亿元、-1.93%;太平人寿812.67亿元、4.01%;新华882.17亿元、1.66%;人保寿险696.34亿元、3.85%;国华241.93亿元、25.06%;阳光寿险405.61亿元(无可比数据)。可以看到,前5月,除太保寿险外,其余几家上市寿险公司增速均为正数。
就5月当月保费收入而言,更能显示2023年上半年的强增长态势。8家上市寿险公司5月当月原保费收入合计为1316.32元,除阳光寿,同比增长13.70%,增速较去年同期增加9.01个百分点。
8家公司的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从高到低排列,依次为:人保寿险54.04亿元、41.24%;太平人寿124.08亿元、17.49%;新华120.96亿元、17.38%;国华23.37亿元、17.22%;国寿股份413.00亿元、15.69%;平安寿370.77亿元、10.05%;太保寿165.46亿元、4.94%。
可以看到,5月单月,除平安寿险以及健康险、太保寿险之外,其余上市险企均实现了同比两位数的增速。
具体到单个上市险企而言,其单月保费增速回升趋势也相当一致:基本是1月负增长(受疫情影响),2-5月,同比增速逐渐提升,2月、5月更是两大高峰。
1、2023年1-5月,国寿寿险累计保费增速从负数到正数不断攀升,且远超2022年同期水平,而单月保费增速更是分别为-2.5%、28.8%、10.2%、5.6%、15.7%——很显然,1月受疫情因素影响出现负增长后,2月国寿寿险展开了“二次冲刺”,加大了业务推动力度,单月保费收入增速迅速飞升,蹿至28.8%;3月、4月的短暂调整后,5月又迎来一波小高潮,单月保费增速又从个位数攀升至15.7%。
一波一波又一波,国寿的单月保费数据在业内颇具代表性。
2、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增速态势也与国寿寿险类似,无论是累计保费增速,还是单月保费增速均“碾压”2022年同期表现,同样也呈逐月攀升之势,就单月保费增速而言,分别为4.4%、7.1%、7.8%、7.9%、10.0%。
3、太保寿险是上市险企中唯一的例外。前5月,其不仅累计保费仍处于负增长之中(分别为-5.7%、-5.6%、-2.6%、-2.9%、-1.9%),就单月保费而言,也仅有两个月实现了正增长(分别为-5.7%、-5.1%、6.2%、-5.7%、4.9%)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其无论是累计保费增速,还是单月保费增速,均低于去年同期。
4、新华保险(601336)累计保费增速也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,但其单月保费同比增速,已经有了超越去年同期水平的表现,1-5月,其单月保费增速分别为:-1.9%、6.2%、-0.5%、-2.0%、17.4%,与国寿寿险趋势一致,同样呈现出1月、3月、4月增速相对较低,2月、5月增速相对较高的走势。
5、太平寿险前5月累计保费增速逐月递增,就单月保费增速而言,除首月受疫情因素影响出现了一定的负增长外,2-5月,均为正增长,分别为:-6.9%、20.9%、9.7%、7.5%、17.5%。
6、人保寿险累计保费增速虽也不及2022年同期,但其呈逐渐走高之势,就单月保费增速而言,更是在几家上市险企中遥遥领先。分别为-15.8%、53.0%、54.2%、38.5%、41.2%。
7、国华人寿作为上市险企体量最小的一家,其增速也是相当之快,尤其累计保费增速,均达到了20%以上,分别为47.9%、33.3%、26.8%、26.0%、25.1%。
就单月保费增速而言,则分别为47.8%、-1.6%、2.2%、20.1%、17.2%,其中,1月、4月、5月,成三大保费增长高峰。
很明显,如前文所述,上市险企保费普遍呈现逐月攀升之势,这得益于疫情后的经济回暖,消费复苏,也得益于市场利率走低,银行理财、基金等竞品收益率下滑,更得益于险企一次又一次的业务冲刺。
伴随个险回暖,银保提速,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也有望持续改善。根据东吴证券(601555)的预测, 1H23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排序或为:太保(+25%)>平安(+18%)>国寿(+12%)>新华(+8%)。
银保渠道期交保费狂飙
个别险企已经完成全年任务,期交保费超疫情前水平
银保渠道是很多中小公司的主力渠道,通过这一渠道,也可以管窥中小险企的发展境况。
从行业交流数据来看,受益于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型产品的持续热销,银保渠道在前5月也迎来了强势复苏。
就新单规模保费而言,前5月合计达到6100亿元,同比增速高达13%,远超行业整体表现。这意味着银保渠道已经是推动行业保费正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之一。
不过,这样的新单保费规模,尚不及疫情之前2019年的水平——主要差距产生于开门红期间。
就单月保费数据而言,银保渠道开门红期间的数据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,但到5月,情况却已经大有不同。
数据显示,银保渠道5月单月新单规模保费超600亿元,不仅高于4月单月的表现,还创下自2019年以来的5月单月新高,远超疫情前水平,2019年5月单月新单规模仅450亿元。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保险公司并没有因为冲刺业绩而放弃期交业务,相反,伴随着增额终身寿的热销,新单期交保费增速远高于新单规模保费增速。
前5月,银保渠道新单期交保费规模将近2500亿元,同比增速高达55.2%,远超同期新单规模保费13%的同比增速。且由于近年来持续的发力业务结构调整,前5月累计新单期交保费远超2019年水平,基本实现了翻番。
5月单月新单期交保费约340亿元,远低于前3月,但是纵向比较,也是创下了自2019年以来的5月单月新高,远超疫情前水平,2019年5月银保渠道单月新单期交仅约170亿元。
从与业内人士的交流来看,一波又一波的冲刺之下,一些公司银保渠道已经完成全年业绩;一部分公司虽然产品策略比较保守,前期优势并不明显,但如今,随着IRR3.5%增额终身寿产品逐渐退出市场,其市场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,只要监管不强制喊停,他们也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达成全年保费收入目标。
不断下滑的市场利率,相对优势的固定收益率,不断的炒停售,成为助推银保渠道大爆发的根源所在。
当然,也并非所有公司都吃到了此波市场红利,据悉,一些公司在前5月表现相当低调,主要是因为受制于偿付能力不足。增资发债难的大环境下,守住偿付能力充足率红线才是险企的底线。
结语
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
6月数据尚未出炉,但通过与业界人士的交流,寿险业的高景气度依然在延续。“手里有粮,心里不慌”,对于已经完成了全年任务,以及有望快速达成全年目标的企业来说,前一阶段的高增长就是最大的底气所在。
展望未来,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很多,但确定性的因素相对更多:利率依旧在下调,寿险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仍在;预定利率下调时间依然没有最终明确,时间窗口也依然在;至于业界忧虑的利差损风险,也有不同声音出现,有观点认为,只要控制好规模,其不会产生长期利差损风险,但却能帮助行业渡过难关。
< END >
关键词: